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好網推介] Filosofighter

簡介:

哲學家之間的思想經常會有矛盾的地方,他們通常會透過寫作來解決爭議。但Filosofighter告訴你,暴力有時也可以解決問題的! 這個免費的網上flash遊戲中,一眾哲學明星變成格鬥家,把自己的思想化為必殺技,打倒敵人! 「我的才是真理!」

遊戲是經典2D格鬥模式,你可以選擇做柏拉圖、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馬基維利(Machiavelli)、笛卡兒、盧梭、馬克思、尼采、或西蒙狄波娃和沙特,有破關模式或對戰模式。


可以選不同難度: 初哥、大師和PhD

點選人物可看其歷史

出招表。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不同的敵人有不同的背景。上帝已死!

暴力可以解決問題,就是在遊戲中為你解悶呀。


網址:

http://super.abril.com.br/multimidia/filosofighters-english-633303.shtml

2016年8月18日 星期四

[好網推介] Existential comics

簡介:

裡面有好多篇惹笑的彩色哲學連環圖,內容不只是有關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有許多哲學家出場,有時會同一篇涉獵多個不同的思想,哲學發燒友一定會捧腹大笑。這通常是因為主角會不恰當地運用哲學思想於日常生活。如果你看不懂,可能你要再多看不同的哲學思想啦,不過每篇下面還有一段文字解釋的(“Didn’t get the joke?”)。

,我床下底有個哲學家呀...

每次換一點,還是原來的船嗎? (未完)

遇上維根斯坦,怎能不射爆自己的頭? (未完)

芝諾(Zeno)永遠喝不完一盒奶(未完)


網址:

http://existentialcomics.com/

[好網推介] Philographics


簡介:

網站有解釋自己做甚麼:


每幅圖有一句簡單的解釋,很適合用來知道人類有哪些思想,有興趣的再進一步研究。圖形也十分簡潔美觀,能夠加深對該思想的印象。但老實說,有些圖形我也不知道和如何表達了思想。發起人也出了書。
非黑即白

全部人都在同一層

人類為中心

這個看不懂? 犬儒在恥笑一切

這不用解釋吧

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沒有誰佔優

網址:
http://studiocarreras.com/philographics/

2016年8月15日 星期一

[好網推介] Zen Pencils

簡介:
這個澳洲畫家Gavin Aung Than的網站有許多他為一些名人名言而畫的彩色漫畫。用這個方式表達可以令大眾更易接受,反思自己的生命,Gavin選擇的名言也十分高質。畫作十分適合於家裡或學校等使用。另外Zen Pencils也出了書,本人也買了一本。






網址:

[好網推介] Trolley problem memes

簡介:

倫理學中,導致眾多道德兩難的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被這位人兄玩到出神入化,內容十分爆笑,愛好哲學的人一定喜歡。

如果你不知道電車難題為何,可看以下片段:



以下精選了幾幅Trolley problem meme的圖:

你會消滅Pokemon Go, 還是玩Pokemon Go而死的人?


決定論

無限猴子定理 Infinite monkey theorem
黑格爾正反合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rolleyProblemMemes/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哲學系列02] 求真的方法

承上文,哲學家以熱情求真,也希望世人也一同求真。他們有部份甚至認為知道「真」是人達到「善」的境界,是令世間美好的必要條件。例如康德(Kant)認為理性可以幫我們了解何謂道德。[1] 所以,求真攸關重要。但是,這麼一來,就產生了

「我們如何才知道真相?」

這個問題了。這是哲學家幾千年來不斷考究的課題,對追求真的方法有基本了解,也於大家閱讀往後的篇章十分重要,所以它成為我們討論的第一個題目。然而這課題牽涉到邏輯論證的許多知識,本系列的目的只是簡介,只能談及一些最基本的,以及比較關乎核心和有趣的話題。為了可讀性,本文也只會用一部份有利讀者了解內容的邏輯專有名詞,在大部份地方會用普通名詞。


真,假,和其他(?)

這似乎是根本的最根本。我們日常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想法,都可以和「真」有關。鎖碎如「今天香港天晴」、「剛剛下了雨」、「太陽由東面升起」、「我袋內有100元」,複雜、重要如「外星人已被發現」、「說謊是不對的」、「民主是美好社會必須的」,也可以是真(true)或假(false)的。但有些句子,就很難說是真或假了,例如問題,以及一些模稜兩可的句子,例如「國家現在需要正義」,聽來是對的,但細想之下,說話的人沒有定義「正義」為何,難以說他是對是錯。此外,還有下一篇中一些叫做「佯謬」(paradoxes)的邏輯上的例外。

可以是真或是假的句子,叫「陳述」(statement)。但在平日生活中,「陳述」這詞是描述客觀世界(objective world)的句子,所以在日常用語中通常暗指它們是真的。我們用一個較好的名,叫「主張」或「命題」(proposition),以突顯它們需受理性的檢驗。主張可以是真或假,換個說法,它們有個「真」或「假」的值(truth value)。說「我袋內有100元」,也就是說「『我袋內有100元』是真的」。

那麼,何謂「真」? 一般人的意思,「真的」就是「乎合客觀世界的」的意思。例如,如果今天香港萬里無雲,「今天是晴天」就是真的,反之如果全香港都下大雨,「今天是晴天」就是假的了。那麼,是否只有「真」和「假」? 假設你今天閉在室內不見天日,也沒有任何通訊設備,「今天是晴天」這句說話也就不知是真是假,也就是「不確定」(uncertain)了。所以,主張至少有「真」、「假」和「不確定」三個值。

真假在乎主張和客觀世界的比較

這個說法,其實就是承認,在我們的所知所想以外,有一個獨立存在的「客觀世界」,這個客觀世界,對於我們任何人都是一樣的,不因我們思想輕易改變。有些人也許不完全同意這一點,但這不是本文的重點,我們將在往後的文章探討這一個問題,現在姑且接受這個大眾的常識。

只是學會「真」、「假」和主張,並不足夠去找出真相。比如說出了「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並不真的證明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但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是以為如此就支持了自己的主張)。去找出主張的真假值,我們需要一些思考的工具。


論證和三段論

想像甲和乙二人在室內討論天氣,她們持不同的意見。

甲:剛剛下了雨。
乙:不是吧。
甲:剛剛真的下了雨!

甲只是重覆了自己的主張,並沒有證明了甚麼。

乙:為什麼你認為剛剛下了雨?

乙的態度比較理性和開放,她要求甲給其主張的「理據」。如果甲有能說服乙的理據,乙也能同意甲的主張。

甲:你看,因為天上有彩虹,所以剛剛下了雨。
乙:嗯,你這麼說又好像是。

甲正企圖提出理由說服對方自己的主張是真的,邏輯上整個過程就叫「論證」(argument)。(在這裡,argument不是爭吵的意思) 我們現在來分析甲的論證。

甲說「天上有彩虹」,也說了「所以剛剛下了雨」。邏輯上,「天上有彩虹」叫前提(premise),「所以剛剛下了雨」叫結論(conclusion)。甲的論證當中,還有另一個前提是沒說出來的,就是「如果天上有彩虹,剛剛就下了雨」這個關係。我們可以以下方式清晰地把論證寫出來:

前提一:天上有彩虹
前提二:如果天上有彩虹,剛剛就下了雨
--------------------------------------------------------
結論:所以剛剛下了雨

所有前提如果為真,結論必會為真,論證就「成立」。論證和聆聽雙方都要同意所有前提,論證才有意思。如前提一為假,即天上沒有彩虹,則甲的論證就不會成立;另外,如果有其他原因,例如附近有水源引起水花,可致天上有彩虹的話,則前提二為假,論證也不會成立。

大家應該留意到,前提一和二在結構上有所不同。前提一是單一的陳述,而前提二是兩個事件的條件關係:如果有彩虹,就會下雨。前提二叫條件句(conditional sentence),第一句是條件,第二句是條件滿足後必然為真的主張。(留意條件不必為因,例如在這個例子裡,彩虹是下雨的果而非因。)而前提一就滿足了前提二的條件。這種論證的形式:一個條件句,加上條件,以及其結論,是十分常見的,在二千多年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前384 -322年)已經發現了,並給了它一個名字:三段論(syllogism)[2]。概括來說,三段論有以下的形式(form):

前提一:A
前提二:如果A,就B
---------------------------------
結論:所以B

有時,我們也會用「A-->B」簡化「如果A,就B」。在三段論的例子中,我們看到,前提要為真,以及形式要「有效」(valid),論證才會成立,也必然成立。這些「形式的有效性」,正是人稱「邏輯」(logic)的學問所探討的。

論證成立必需的部份

否定論證不能證明結論主張為假

這裡要特地提出重要的一點,就是即使一個論證不成立,也不代表結論中的主張為假。為什麼? 論證不成立,自然結論不能證明為真,但也不代表它是假的,因為正如本文上一部份,「真」和「假」以外還有「不確定」。用下雨的例子,假設甲其實看錯了,天上根本沒有彩虹,那麼她就不能確立「剛剛下了雨」這個結論;然而,也可能剛才真的下了雨,只是沒有出彩虹,所以不能說「剛剛一定沒有下雨」。(條件句是有方向性的,「天上有彩虹-->剛剛下了雨」不等如「剛剛下了雨-->天上有彩虹」)


批判性思維的精神

現代人流行「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一詞,許多人故名思義,以為「批判性思維」就是「批判」(criticize)、批鬥的意思,其實是一大誤會。「批判性思維」是利用邏輯和論證的方式,仔細分辨主張的真偽的思考方式。哲學和邏輯的目的,只是尋求真相,這個目的本來是謙遜的,而非要勝過別人,證明自己比較聰明。批判性思維許多時也可以不需要有兩人直接對話,也可以是用來反思自己的信念。雖然許多時候,我們都認為自己的主張理所當然,或認為他人的主張十分荒誕,會爭論得面紅耳赤,但往往情緒的反應會令他人更難接受自己的主張。要求他人拿出主張的理據,其實不是質問,是企圖建立對話的基礎,是謙遜的表現。

邏輯論證的本身的高尚之處,就是容許雙方有一個溝通,達致共識的機會。很多時候在現實生活中不同派別的人,只會堅持和重複自己的立場,使事情陷入僵局,量子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k)有一句說話:

“A new scientific truth does not triumph by convincing its opponents and making them see the light, but rather because its opponents eventually die, and a new generation grows up that is familiar with it.” [3]

這當然是十分不幸的情況,本人也不希望是真的。但如果人人都不用理性,不使用論證的方法對話,各執一詞,這就會是結果。在大家同意前提的基礎上,依從邏輯論證的方法,大家都能同意同一個結論,甚至改變自己錯的信念。這就是「理性」(rationality)的意思。(而不是政府、建制常說的,以為取消示威就等同理性) 大家都理性,當然是太理想的情況,而實際上會有許多事情阻礙,但起碼我們先知道有一個方法可以達成共識,而非不拼過你死我活不可,這麼有一個較可取的目標。以理性能達到對話,共識,甚至公義和幸福,這些就是理性之美。

下一章會淺談三段論以外的邏輯,以及邏輯上的例外 -- 佯謬(paradoxes)。


參考

[1] Moral Rationalis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ral_rationalism

[2] Syllogis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llogism

[3] Max Plank - Wikiquote
https://en.wikiquote.org/wiki/Max_Planck


其他三段論例子(試清晰列出三段論)

1. 蘇格拉底是人,所以他會死。
2. 企鵝是鳥,所以牠們會飛。
3. 約瑟天天吃許多糖,他將來患糖尿病的機會很高。

[哲學系列] 目錄


2016年8月6日 星期六

[哲學系列01] 反思自己所有的信念

反思自己所有的信念
對生命和智慧的熱情

在香港和世界上許多地方,哲學都是著名的科目 – 以冷門著名的科目。現代社會是快速經濟的社會,一切都要即時有效,要賺錢。要即時有效,許多人都首先靠向科學和工程,他們需要的,是量化、數據和驗證;要賺錢,就要乎合大眾口味的,容易消化的。人文科目於是乎變成副菜,是非必要的,頂多是茶餘飯後的話題;大學既被視為新一代的職業先修學校,要在大學主修人文,似乎需要十分大的勇氣。而哲學則是在眾多人文科目之中,看來特別抽離繁榮快速的現代社會,特別「離地」,和家人說要讀哲學,就好像說上武當山修練四年一樣。

如此,最「穩賺」的科目應該是商科吧?然而,在新近的統計中說的又是不同的光景。美國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Employers的數字指[1, 2],主修哲學的畢業生是人文學科當中平均薪金最高的。有報章引用Payscale.com的數字[3, 4],更指哲學生的平均薪金比讀會計的相約,有時甚至還要高。這是為何? 作者認為這和哲學學生的思考能力有關,但是否真的如此則要進一步研究。(留意這些是外國的統計數字,不代表本地的就業程況)

無論你為何想知道哲學,在你進入「哲學之門」之前,我要嚴重地警告你:哲學,不是如一些人相信,(純粹)是一件時髦或者浪漫的事,也非另一些人說的,只是「鑽牛角尖」;哲學會從根本上撼動你的所有的信念,那些平日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信念。這不只那些和你的生命無關痛癢的信念,諸如「我的說話都合乎邏輯」、「數(mathematics)只是人類發明的工具」,更加包括你那些珍而重之,和你的價值觀悉悉相關的,那些如果被反對的話,你會發了瘋似地去維護的信念,例如「我感知的世界是真實的」、「我知道何謂對錯」、「科學的結果就是真實」,甚至「神是存在的,衪是________(對神的形容詞)的」。


哲學會從根本上撼動你的所有的信念

至少絕大部份哲學家都會認同,哲學包含,甚至乎等同反思自身或人類的信念。他們的方法,就是盡量仔細地考究信念裡面每一個主張,看看它們有沒有和事實不乎,或不合邏輯的地方。有的話,去除,剩下來的大概就和世界的真象,或「真理」(Truth,大楷T),比較接近。有時候,有些哲學家還會有靈感,創造一套他們認為比以往優勝的新理論,對我們存在的世界有種新的看法。就是利用這樣的方法,哲學家企圖接近真理。

比衝擊信念更糟糕的是,哲學的道路是一條單程路,當你一旦走上這條思考的道路,就不可能再回頭,回到你那温暖,安全,肯定的世界,不可能再裝作無知。你不可能說「雖然我已經知道我這個信念有問題,但我還是會相信它,以它為我生命的方針」。已經學會的東西不可能一下子抹走,那些懷疑會如鬼魅般不時回來困惑你,告訴你你的信念站不住腳,要你去回答那種種的問題。

如果你害怕以上的後果,想過一種樣樣事情都理所當然的生活,也許你現在應該立即停止閱讀,停止再去接觸任何和哲學相關的東西(反正它們許多都十分難懂!)。

然而,然而,然而。然而還有那些問題,那些在人生裡,總會有一刻,有些事件,會使它們浮上腦海的問題。「我的存在有何意義?」、「我應該怎樣做人?」。這些問題太困難,解答它們的任務太沉重,已經不知有幾多上億上兆的人死去之前,也沒有任何像樣的答案。也許,我們需要一些前人的幫助。也許,我們需要哲學的幫助。

哲學的英文是philosophy,由希臘文而來,“philo-”是「喜愛」的意思,“-sophy”是「智慧」的意思,“philosophy”就是「對智慧的喜愛」的意思。我們有些前人,像蘇格拉底(Socrates)、康德(Kant)齊克果(Kierkegaard)和尼采(Nietzsche),他們不但想得到真理,他們更喜愛這個追尋的過程,不,應該說這個追尋的過程,本身已經是其意義所在,是他們智慧的泉源。他們沉醉於思考問題,不是因為這樣可以幫助他們賺大錢,目的就在於思考本身,他們在思考當中肯定找到快樂。

這些前人並不要求我們盲目相信他們所說的。相反他們要求我們去思考,和他們一樣去追尋真理,得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我們看見這些哲學家如何思考這些問題,而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的洞見、毅力和熱情。也許,看過他們的理論,閣下也會開始思考人生上種種問題,學習不再假手於人,變得更為好學。

蘇格拉底說:“the life which is unexamined is not worth living.”。[5]

康德說:“Enlightenment is man’s leaving his self-caused immaturity. Immaturity is the incapacity to use one's intelligence without the guidance of another. Such immaturity is self-caused if it is not caused by lack of intelligence, but by lack of determination and courage to use one's intelligence without being guided by another. Sapere Aude! Have the courage to use your own intelligence! is therefore the motto of the enlightenment.”。[6]

齊克果說:“it's crucial to find a truth which is true to me, to find the idea which I am willing to live and die for.” [7]

尼采說:“Here the ways of men divide. If you want to achieve peace of mind and happiness, have faith. If you want to be a disciple of truth, then search.” [8]

未經思考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我們應該勇於去知道,去思考人生的問題,去找尋值得我們去為之而生,為之而死的真理,即使這意味要放棄自己最珍而重之的信念。這些前人的諺語,充份表現了他們對生命和智慧的熱情。它們同時是哲學家對我們的呼籲,呼籲我們去反思自己的信念和人生。只有對生命和智慧有一種熱情,才能夠做好我們手上的事,活出屬於自己的生命,活出自己的意義。


參考

[1] Philosophy Projected as Top-Paid Class of 2016 Humanities Major
http://www.naceweb.org/s02242016/top-paid-humanities-graduates-2016.aspx

[2] Salaries of Philosophy Majors Over Time - Daily Nous
http://dailynous.com/2015/09/04/salaries-of-philosophy-majors-over-time/

[3] A philosophy degree earns more than an accounting degree | Top/Best/Most - Yahoo Finance
http://finance.yahoo.com/blogs/top-best-most/a-philosophy-degree-earns-more-than-an-accounting-degree-121403186.html#

[4] PayScale College Salary Report 2015-16
http://www.payscale.com/college-salary-report/majors-that-pay-you-back/bachelors?page=22

[5] Socrates - Wikiquote
https://en.wikiquote.org/wiki/Socrates

[6] What is Enlightenment? – Immanuel Kant (1784)
http://www.columbia.edu/cu/tat/core/kant.htm

[7] The Journals of Søren Kierkegaard, 1835. Søren Kierkegaard - Wikiquote
https://en.wikiquote.org/wiki/S%C3%B8ren_Kierkegaard

[8] Selected Letters of Friedrich Nietzsche -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Christopher Middleton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dCwBuyahty8C&pg=PA7&lpg=PA7&dq=If+you+want+to+achieve+peace+of+mind+and+happiness&source=bl&ots=JKqzhoTXn8&sig=aa7zdXWlEIN5TChN4oN2Iy-ycLQ&hl=zh-TW&sa=X&ved=0ahUKEwi0oJy8qa7OAhVGjZQKHYKQBq0Q6AEIPDAH#v=onepage&q=If%20you%20want%20to%20achieve%20peace%20of%20mind%20and%20happiness&f=false

[哲學系列] 目錄

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

[哲學系列] 題目

(內容可能變改)

[哲學系列01] 反思自己所有的信念 (前言)

[哲學系列02] 求真的方法 (邏輯)

[哲學系列03] 邏輯的變奏 (演繹和歸納、佯謬)

[哲學系列04] 西方哲學 - 客觀世界 (相對主義、理性主義、經驗主義和科學)

[哲學系列05] 西方哲學 - 我們該做甚麼 (一) (享樂主義,義務論)

[哲學系列06] 西方哲學 - 我們該做甚麼 (二) (功利主義、道德難題)

[哲學系列07] 東方哲學 - 佛的哲學 (非宗教)

[哲學系列08] 東方哲學 - 道的哲學 (非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