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5日 星期五

時間是真實的嗎?——時間的物理學和形上學

拙文

//「在非洲,每60秒就有一分鐘過去。」我們只看見秒針跑了一圈,何曾看見「一分鐘過去」?時間不是拿得出來的一件東西,不是人能如聽見聲音般感覺到,機器也不能如測出粒子般測出時間;似乎要肯定時間在流逝,還是要「腦補」一下,時間就像一樣「可有可無」的東西。若說「時間存在」,這「存在」必和一物件的存在十分不同。//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魁隆的正義: 回應荼毒室《復仇者3》一文

(註:本文只籠統提及電影《復仇者3》中魁隆的計劃,不會劇透)

MK Kong日前在好青年荼毒室著有「《復仇者3》魁隆的救世計劃──哲學家早就想好了」一文,為《復仇者3》中的魁隆(Thanos)之屠殺計劃辯護,觸及多個道德哲學的概念,本人覺十分有趣,於是想在看完電影後回應一下。其文章頗短,想必只在「拋玉引磚」(如拙文這塊磚),故本文只能說是稍為豐富一下整個論述,非說MK Kong的觀點有何不足之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157388817309148

前文提要

首先做一些簡介:為免除因人口過剩產生的問題,魁隆計劃以「無限寶石」使宇宙一半人口無痛地消失;這等於直接把宇宙的人口除以二(單數怎麼辦?)。(本文以「人」指宇宙中所有有情之理性個體) 我試總結MK之論點,然後再逐點回應。MK說魁隆的計劃可辯護之處在於:

(1) 把人口減半可使人人有足夠的資源。這可免除因而產生的罪惡和苦難,也避免滅絕。

(2) 消滅的對象完全隨機,十分公平。它不偏坦有地位和財富的人,要死純屬不幸。

(3) 消滅的方法是無痛的湮滅,只為達到人口減少的目的,不造成更大的傷害。

(4) 屠殺計劃的對象中,所有人都是無辜的,所以不會說被殺者比倖存者更無辜,也十分公平。

(5) 魁隆的計劃令倖存者的生活質素提升,這是尊重人的生命。

(6) 醫療中,常有因沒有有效治療,為免除昏迷病人之痛苦,而中斷治療致死之情況,這和殺人無分別;如果這道德上被容許,魁隆之計劃也應被如此看待。


就MK論點之回應

以上滔滔雄辯,復仇者們如何回應?難道他們就只能漫畫英雄式地大叫:「我不會讓你如此做!」、「你永遠不會明白!」,然後開片?我看不是的。

(7) (回應1) (1)一點是基於後果論(consequentialism)的方法,就是說魁隆如這樣做了比不做產生更好的結果。這個「好」,在這裡看來是以倖存者之生活質素或快樂衡量。然而,最常見的反駁是,魁隆之計劃也會做成不良後果,即(A)大量剩下的人,因親友死去產生了巨大心理痛苦和感到之不公義,(B)如把死亡本身看成負值,宇宙人口減半的負值極大,需要另一半人產生極大之正值才可對消。這些恐怕令魁隆的功利演算(utilitarian calculus)算盤打不響,即如此做不能帶來更好之後果。

(8) (回應2) 說隨機屠殺或比選擇性屠殺好,不能為屠殺本身辯解。

(9) (回應3) 以類似(8)的方法,無痛屠殺不能為屠殺本身辯解。而且死亡之可怕不只在死前之痛苦,也有將在世上消失之恐懼,無痛性不能免去此恐懼。

(10) (回應4) 殺害無辜之人為罪惡,是因為被害者本身無辜,而非因其他人不是無辜。(4)的說法是先假定必須行魁隆之計劃,但我們大可質疑魁隆之計劃是否必要。

(11) (回應5) (5)忽略了魁隆的計劃是透過殺人提升倖存者的生活質素,是以被害者作為手段,也無視了他們之意願。於康德看來,把人只看成手段而非目的,就是對其不尊重,無論後果如何,都是不道德的。且這裡非「殺一個人救一百萬人」的兩難情況,而是「殺一個人令另一個人活得更好」,道理上更難辯過康德之一點。

(12) (回應6) 在醫療之例子中讓病人死去比保其性命好,是因沒有效治療,病人受極大痛苦。然而復仇者故事中,如(7)所說,殺不一定比不殺好,多為更差;而且不是宇宙中每個人都如末期病人痛苦,魁隆沒有相似殺人的理由。


可能之駁論

對於本人以上所說,魁隆又可如何回應?

(13) 就後果論之爭辯,其扼要處在生命之價值與生活質素之價值孰高。如生活質素之價值可比生命價值高,魁隆的計劃就有可能得到較好的後果,即價值之淨提升(net increase);然而很難令人接受一人的生活質素,比另一人的生命重要。有人會質疑生命本身,即不考慮其存活狀態,是否有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這也是許多人支持安樂死之原因。支持生命內在價值的人多只能訴諸感覺,正如我們只能訴諸感覺支持其他內在價值(如快樂);如果說沒有內在價值這回事,就可能落入價值根源之無限倒退(infinite regress)或循環(circularity)之困境。所以生命價值之一派也非無力反駁。

除了浪費生命,魁隆的計劃也抹殺了亡者的可能將來;有時我們認為生命有價值,是因為它令人有可能的美好將來,而死亡則抹殺了此將來。而且魁隆的計劃中還沒有解決倖存者精神痛苦之問題,所以就故事本身難以以後果論為魁隆圓說。

(14) 就後果論再說,也有人可能說,天災人禍有時也會讓無辜的,無勢無財的人犧牲,造成不公義,甚至大規模的滅絕;如果隨機的屠殺可以避免此禍,也不失為一個公平的方法。這說法成立之前提是隨機屠殺做成的災禍,要比不進行屠殺的少;但是魁隆倡議的是殺全宇宙的一半人,能夠合理化它的「天災人禍」,必需本身就要比「宇宙一半人死」更嚴重,且必須只能以「宇宙一半人死」或更差的方法來避免,這似乎十分難成立。


結語

魁隆有其正義,復仇者也有其正義。從雙方的論據看來,我們無論以後果論或康德式倫理,也難以為魁隆圓滿地辯護;這也是現實中合理化「屠殺達義」的難點。但是我認為這個腦力練習更重要的啟示是,道德哲學的辯論許多時看來沒完沒了,但透過思考雙方的論據,我們可看清問題需要考慮的細節;和自己相反的立場也非一無所取,當中也許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

最後給一道題讓大家思考一下:如不執著故事內容,魁隆的計劃也為倖存者洗去對被犧牲者之記憶,是否就解決了問題?

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Dylan Thomas, 1914 - 1953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2018年2月4日 星期日

關於「圍爐」

Source: http://affinitymagazine.us/2017/01/30/beware-the-echo-chamber/


近年香港有一個詞語「圍爐」的興起,是針對互聯網上資訊流通情況和個人資訊吸收取向有關的詞語。在「粵典」[1]中給「圍爐」下的定義是:

「原意指一班人圍住個爐一齊打邊爐或燒嘢食;引申指一班人沉醉喺自己人溫暖、安穩、舒適嘅小圈子入面,唔理圈外嘅世界」

在英語中最接近「圍爐」的字是Echo Chamber,表面意即「回音室」,在維基百科它的定義是:

“In news media, the term echo chamber is analogous to an acoustic echo chamber where sounds reverberate in a hollow enclosure. An echo chamber is a metaphorical description of a situation in which information, ideas, or beliefs are amplified or reinforced by communication and repetition inside a defined system.”[2]

在回音室中,人自己的聲音會被牆壁反射,再被自己聽到;其用來比喻一個互聯網上的空間中,因為某些原因,無論是個人選擇或網上平台的機制,人只能看見和聽聞與自己立場相近意見的情況。許多人認為,「圍爐」或「回音室」的情況不理想,因為它強化了個人的信念(無論那些意見的理據如何),令意見兩極化,即相反立場的人不能互相溝通,結果社會甚或世界上的人產生壁壘和矛盾。

如上述,構成「圍爐」或「回音室」的因素分開個人和網上平台兩種。個人方面,可能是個人傾向加入某類主題,或自己認同立場的討論區和網上群組,於是他只能聽到和自己相近的聲音。網上平台機制方面,可能是由於如社交平台Facebook的算法,它根據用家以往的搜尋和瀏覽傾向,自動提供搜尋結果和資訊建議,這些結果和建議自然是傾向和用家的志趣和意見相近。

要留意的是,個人和網上平台這些的取向和算法,本身並非是為了製造「回音室」的。個人方面,人會傾向聽和自己相近立場的聲音,這和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的現象有關,即人在聽相反意見時,比起聽相近意見,感覺相對會較差,於是趨向聽令自己舒服的相近意見,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網上平台的算法,是基於要吸引人們用更長的時間停留在他們的網站上,以及供給更合適用家的搜尋結果,即終究也是由於用家的個人取向。

那麼,我們應如何避免「圍爐」或「回音室」引致的不良後果呢?首先,我們要留意「回音室」是誰建立的。循以上分析,其實為自己建構「回音室」的,終究也是自己;用家也不會希望搜尋結果和自己所需要的太不同,或者社交平台經常供給和自己不相干的網頁建議。所以,如果自己有意無意找尋自己喜歡的訊息,也不能怪那些提供不同主題的討論區、群組和社交平台。反而我們應該偶爾主動離開自己的舒適區,了解他人的立場是否有何理據,不要「唔理圈外嘅世界」。

[1] https://words.hk/zidin/%E5%9C%8D%E7%88%90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cho_chamber_(media)

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

01哲學:真善以外:重考美的價值

拙文

//美如空氣一樣,在生活中太普遍,太理所當然,以至我們不察覺它的重要性,甚至把它貶低;我們沒有空氣就會窒息死亡,沒有美,我們也會陷入一種生活的窒息之中。美不只是我們點綴人生的一些無關痛癢、可有可無的東西;它是人天生擁有的追求,是指導人類行為的方針;它甚至是最高之價值,照出人生中的種種意義。從這個角度看來,美學不只限於對美和藝術的研究;也許,在美學的探尋中,我們對人何以為人,人要如何活著的問題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網頁已不存在, 以下我登出原文)



真善以外:重考美的價值

 

「我們讀和寫詩不是因為它可愛;我們讀和寫詩,是因為我們是人類,而人類充滿了激情。醫藥、法律、商業、工程,這些都是高尚的追求,維持生命所必需。但詩詞、美、浪漫和愛情,這些卻是我們活著的原因。」- 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電影Dead Poets Society

 

(“We don't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And medicine, law, business, engineering, these are noble pursuits and necessary to sustain life. But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這人真漂!」、「這幅畫很美」、「這罰球踢得漂!」「美」可能是其中一個最常(被濫)用的形容詞,但我們用這個詞時代表甚麼意思?「美」的定義為何?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和哲學家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此外自古希臘以來西方的傳統中都把「真善、美」的價值列為三種最重要的價值,或稱「超越屬性」(transcendentals)[1] 我們比較容易理解真和善的重要性:「真」是關於透過理性和知識追求的世界真象,而「善」是關於人與人之間的行為宜與不宜的問題。那麼「美」呢?它似乎是三者中最「無用」的:美不可以當飯吃,「樣衰」也不是有罪,它「何德何能」位於三大價值呢?

 

由於「美」、「漂」這些詞語被過分濫用,我們必先稍加澄清於此所指的「美」為何事。想像一幅油畫它描繪一位在巍峨山谷中的美麗少女;山谷有的是自然之美,少女有的是人體和生命力之美,還有用色和線條賦與的藝術之美。除了這些明顯的例子外,衣飾妝扮之美、建築的和諧之美甚至我們對個人或環境,那種超越衛生和實用需要的對整潔的執著,也可歸因「美」美在生活中的滲可謂無遠弗屆。本文不包括數學家說的公式和自然契合之「美」,因它和之前的美有一重大分別:其他的美都是在「表面」(appearance)和「形式」(form)之中(在美學中這兩者不限於視覺),而非於概念之中如一首樂曲,當中的聲音也是直接可被感官感覺,且依某形式表達的(即旋律)。黑格爾說藝術以感官的形式(sensuous form)於表面表達思想[2];貝爾(Clive Bell)認為美之經驗(aesthetic experience)的關鍵在於對象之「有意義之形式」(significant form)[3]但要感到公式之「美」,則非要對數學的概念有深入的了解,它也似乎沒有形式可言。此外,我們於此也排除「這罰球踢得漂!」中,借用作讚許的詞之「美」。總言之,「美」必定是在表面中以某形式呈現的。

 

 

美和真、善之區別

 

柏拉圖在其《會飲篇》(Symposium)寫到一種「神聖的愛欲」(divine eros) (後被稱作「柏拉圖式愛情」)他認為此愛欲指向的,是超越此世上而又賦與世上所有美的「美的理型」(the Form of Beauty)對這種最崇高的美的愛,最終會變成對智慧和美德的愛。[4]

 

這樣把美和真、善混作一談的情況並不罕見,在許多情況下「美」會與其餘二者等同甚或被取代如維根斯坦說「倫理學與美學是一體的。」(“Ethics and Aesthetics are one.”),以及人們常說的「相由心生」和「內在美」等。然而如果我們考慮文首中的「美」,以及對一些例子的考究,我們不難發現美和真、善之間有明顯的區別。

 

拿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為例,它本身沒有一個主題,也沒有歌詞構成它的就只有聲音構成的形式。如果有人說要欣賞其中的音樂美必先要對世界的真實有一定認識或追求,或者在其中我們能找到道德或仁愛,都難免會落入穿鑿附會的解之中;然而有許多人的確在樂曲中找到一種美。於是我們找到一個情況,其中只有「美」而沒有「真」和「善」,可見美獨立於其他二者。

 

 

美的價值

 

回到文首的問題,美的價值何以成為最高價值之一?首先,美是有價值的,這應該沒有異議:如果兩件衣服有一樣的功能和價錢,我們會選擇較美觀的一件;我們生活中種種對美的執著,投放當中的金錢、時間和心力,也足以證明其重要性。然而美學中的美的價值不止於此。

 

康德在其第三批判,即對審美判斷(aesthetic judgment)的批判中,提到一種審美或美的體驗中的「非功利性」(disinterestedness)引起了美學中的掀然大波。當我們欣賞一幅水果油畫的美時,我們不是在想當中的水果有多好吃;觀賞一幅關於護士照顧病者的油畫的美時,我們也不是讚美當中的仁愛表現。這些例子中,我們的整個心神都集中在能直接透過感官獲得的形式之上固然一藝術品可以有其他要表達的事物,但康德認為當我們直接注視「美」本身時會暫時忽略其他利益和價值這就是美的「非功利性」的意思。

 

德國哲學家(Nicolai Hartmann)於其《美學》(“Aesthetics”)一書中,從康德的美的「非功利性」推出美的最高價值。[5] 美既獨立於其它價值(如「有用」和道德的價),它也不從屬其它價值。當我們體驗美的時候,我們不是要把美拿來做甚麼,而只是集中在美本身;換言之,美的目的就是其本身(an end-in-itself)同意一般人說「美」是無用的,事實上,美的價值是「最無用」的一種價值。然而,它的無用正指向其最崇高之處:美的價值不為其他價值效勞,美的價值是一種「內在的價值」(intrinsic value)。當我們問食物的價值何來時,我們可能會回答「給予温飽」、「美味」或「維持生命」;換句話說,食物是於人有用的,這種「有用」的價值是效勞於生命的價值。真正有價值的是生命,而非食物本身,「有用」的價值是一種「工具價值」(instrumental value)而生命的價值,則非效勞於任何其他價值,它是一種「內在價值」。內在價值是一切價值之最終依歸,是人生中意義之來源,而美的價值既為內在,它也自然是最高的價值之一。

 

 

與人生

 

在寫《美學》時,世界正於二戰後的頹垣敗瓦之中;他形容二戰中,人們失去了對生命價值的尊重和感受。如果人們認為連生命都沒價值,對死亡沒有感受世上還有甚會有價值活著又有何意義呢?如此人們就失去了生存和生活的動力要解救人類於此危機,的答案是:美。他引用尼采的「明亮的美德」(radiant virtue)來形容美的價值,指其能照出人生中種種事物的意義。

 

「美的價值所以能賦予意義人生,是透過人在面對具絕對內在價值之物之前的感覺 -- 這些無論周的生活條如何惡劣,也令人覺得值得活著的東西。」(p.440)[5]

 

(“The bestowal of meaning that comes into human life via aesthetic values consists fundamentally in nothing other than in the convincing feeling of standing face to face before something of absolutely intrinsic value – before something for whose sake alone it would be worth living, regardless of how the conditions of one’s life stand otherwise.”)

 

一個不信世上有任何意義的人如發現有一個東西有內在和終極的價值,他的世界觀就會徹底被改變。認為,生命和美的價值既為內在(intrinsic),其憑據不可能是外在,只能是人內在的感覺(feeling)。沒有這些感覺,我們也不再珍生命,甚至會做出如二戰中殘害生命的種種暴行。喚醒人的這些對於內在價值之感覺,讓價值和意義重新進入我們的生命中。美既存在於「表面」之中,為人可直接透過感官感受,於此目的上最為合適有效。如此,把美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扣上了關係。

 

 

結語

 

美如空氣一樣在生活中太普遍,太理所當然以至我們不察它的重要性把它貶低;我們沒有空氣就會窒息死亡,沒有美,我們也會陷入一種生活的窒息之中。美不只是我們點綴人生的一些無關痛癢、可有可無的東西它是人天生擁有的追求是指導人類行為的方針它甚是最高之價值照出人生中的種種意義。從這個角度看來,美學不只限於對美和藝術的研究也許,在美學的探尋中,我對人何以為人,人要如何活著的問題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參考

[1]      W.Goris andJ.Aertsen, “Medieval Theories of Transcendentals,” 2013. [Online]. Available: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transcendentals-medieval/.

[2]      G. W. F.Hegel, The philosophy of fine art, vol. 3. G. Bell and sons, Limited, 1920.

[3]      C.Bell, “11 The Aesthetic Hypothesis,” Mod. art Mod. a Crit. Anthol., p. 67, 1982.

[4]      Plato, “The Internet Classics Archive | Symposium by Plato.” [Online]. Available: http://classics.mit.edu/Plato/symposium.html.

[5]      N.Hartmann, Aesthetics. Walter de Gruyter GmbH & Co KG, 2014.